南都讯 记者王玮 发自北京 近日,应急管理部发布消息称,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来,累计出台63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鑫配资官网,每千次检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数从去年初的4.9项上升到47项,排查整治质效显著提升。累计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道7万余公里,新增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2400万个,加固经营性自建房51万余栋,消除电梯隐患6万余项,还为57万余处的小型生产经营场所、老旧小区安装了早期火灾报警和灭火装置等。
国务院安委会2024年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(以下简称三年行动),划定“八大行动”,推动实施一批“人防、技防、工程防、管理防”重要举措。行动开展以来,各地各部门坚持源头治理、因地制宜、精准施策,成效逐步显现。2024年全国重特大事故起数首次降至个位数,死亡人数首次降到2万人以下;2025年上半年,全国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数、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2.9%和17.8%,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。
各地创新举措不断涌现:天津聚焦燃气、电动自行车、高风险旅游项目等重点领域,梳理明确了11个安全生产全链条职责,将各部门紧紧串连,协调配合,同促“一件事”全链条安全监管;浙江以压实党政领导、政府部门、企业负责人、一线员工“四方责任”为抓手,凝聚安全生产共治合力;江西赣州扎实推进电气焊“赋码加芯”管理,有效压缩零星作业安全隐患空间;福建积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安全生产监管,打造“闽企安”智慧平台;山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有奖举报机制,激发公众参与监督热情。
据介绍,当前正处在三年行动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。我国幅员辽阔、人口众多,城乡间、地区间、行业间发展水平差异明显,三年行动开展至今,一些地方聚焦地区具体问题,积极探索、创新实践、妙招不断,要总结经验、交流互鉴,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、固底板扬优势,固化务实举措和长效机制。事故隐患的消除、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是一个动态过程,要把短期、中期、长期目标衔接起来,以制度的根本性、全局性、长远性,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保障,全面掌握工作主动权、打好发展主动仗。
据悉,随着三年行动步步深入,大量隐患问题不断被发现被治理,不少任务已快速落地、初见成效,无论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,还是开展安全科技支撑和工程治理,难啃的“硬骨头”往往都在后半程,这就需要以较真碰硬的精神根治顽疾,以迎难而上的劲头主动出击,知重负重、担责尽责,紧盯薄弱环节、聚焦新发问题、守住重要节点,按照既定方案,一抓到底,切实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础,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,有效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。
亿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